登入Nike 官網,選購夾克冬季新品系列,精選鞋款和多元穿搭彰顯運動時尚,從容應對天氣莫測變幻。全新AF1 UTILITY LOW展現了自我表現的無畏精神,搭配醒目創意革新演繹經典。全新UTILITY跑步系列,從傾盆大雨到溼滑路面,為你提供應對各種天氣,狀況的高效能裝備。
1.從商標到潮鞋,1分鐘掃描仁美商標 商標,是衣服和鞋子上最不起眼的低調存在,一片要價不到1元錢。但你能想像,商標背後的提花織造技術,竟也能織出1雙要價幾千元的限量鞋鞋面嗎? 中國臺灣的仁美商標締造瞭這一奇跡: ●1982年成立 ●主要商品有一片式鞋面佈、鞋用提花佈、成衣商標、鞋材商標等 ●至今已生產上百款限量鞋,平均定價近萬元 ●臺灣、中國、越南、印度共設有5間工廠,單臺灣廠2016年營業額約2億元 2.提早自動化,挺過紡織業倒閉潮 這座位於臺灣臺南市歸仁區的神秘廠房,隻有70個員工,但至今已產出超過上百款限量鞋鞋面,包括Nike Zoom 慢跑鞋及Nike與阿迪達斯等一線運動品牌,全是它的客戶。 創立35年、以生產各式商標與洗標起傢的公司,究竟如何成功轉型?仁美董事長林中舜說:我能做的,別人不能做,這就是差別! 早在1992年,自動化設備問世,仁美就一次購入4臺設備,花費瞭2500萬元。靠著自有廠房向銀行抵押,買入頂級瑞士機臺,提早轉型自動化工廠,勞力減少,產能卻提升2倍。 這項決定,讓仁美度過90年代傳產外移、紡織廠紛紛缺工倒閉的困境。當年,傳承好幾代的大型商標廠超過20間,如今隻剩下不到一半。 2.買下瑞士全球僅12臺的最新機器,卻沒訂單 林中舜說,自己很早就有意識,拉開差異、墊高門檻,讓同業進不來。 一座位於臺南的小廠,透過自動化,順利度過產業巨變。這項成功經驗,讓林中舜在2005年做出第2個大膽決定。 買下1臺要價1000萬元、成品寬度可達100公分的大提花機。如今,全球仍隻有12臺機器,臺灣僅有的2臺都在仁美。其實,他買的是為未來做準備的機會。 隻是,當時買下這臺大機器,嘗試朝高階市場發展,仁美卻找不到用武之地。 3.眼看千萬元機器閑置,能做鞋舌商標,為何不能做鞋面? 斥資千萬買下的設備,難道要拿來生產1塊錢1張的商標?看著靜置在工廠內的大提花機,他從小熱中於搜集球鞋的兒子、仁美商標經理林右剛,提出一個大膽的構想。 早在10年前,仁美已成為阿迪達斯、耐基等運動品牌的商標指定商;但隨著運動鞋開始追求流行感,圖案細致的提花技術也逐漸被應用在鞋舌、後跟、側邊等環節。 既然我們的提花技術能做鞋舌、後跟和側邊,為什麼不能做一整塊鞋面? 林右剛心想,如果能從商標跨足到鞋面,等同於鞋材主料,與品牌溝通時將更有分量。 於是,自2006年開始,擁有設計和機械背景的他,帶著6個研發人員,從大提花機的結構研究起,陸續開發出多種款式、觸感、甚至帶有立體凹凸的提花佈,並試圖推廣給品牌。 4.連跟Nike介紹機會都沒有,與其解釋,不如做一雙給他們看 然而,提花過去隻運用在商標,一來材質特殊,二來單價較高,三來仁美隻是間小小的商標廠,根本沒有市場發語權。 但林右剛不願意屈就於現實。與其解釋半天,不如直接做一雙給他們看!他拆開自己的耐吉球鞋,將鞋面與鞋底分離,再模擬耐吉的長青鞋款Dunk High Pro,織出一模一樣的鞋面佈。 ──包括鞋身的兩種圖案變化、縫線、鞋舌到品牌logo,全數一體成型,摸上去沒有接縫,視覺上卻有凹凸的立體效果,光反覆打樣就超過2個月。 他帶著這隻樣鞋、幾本目錄飛到美國,透過其他供應商牽線,一同進入耐吉總部做材料介紹。先以商標供應商的身分開場,再拿出樣鞋,馬上令耐吉的人員驚艷,終於成功突破。 5.一體成型的鞋面,省下15道工序 仁美的一體成型的鞋面,可省下裁切、車工、貼合等多達15項工序,節省人力成本。 2014年起,全球陸續爆發鞋廠罷工事件,各品牌亟需簡化制程,讓仁美湧入大量訂單,目前鞋面佈已占總體營收60%,相較於專做商標的時期,凈利率更增加10%。 如今,仁美甚至可以反過頭向品牌提案新設計,如耐吉曾推出一款特殊配色的Dunk High Pro,黑色底佈上有彩虹色的提花圖案,其原始構想,就是林右剛善用紗線庫存,將多色紗線捻在一起混織的創作成果。 去年臺灣曾有另一間商標大廠想仿效仁美,也打算購買大提花機,但考慮之後,他們還是決定放棄,因為技術面來不及,仁美已經領先10幾年瞭。 |
更多新款Nike 鞋請關注Nike 台灣官網(www.nikestore-taiwan.com)內的上架資訊,千萬不要錯過了每一個新款運動裝備哦,添加美女客服Line:TWDK享用九折優惠哦。【新款低至8.8折起】【週末兩日享用全場9折】【滿額2000立即免運】